新闻资讯

造船业“搁浅” 一季度新船订单量下滑近半

发布者:admin 日期:2012-3-3 1 点击次:6823

随着经济气温下降,中小船厂越来越划不开桨了。

  5月24日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在乐清随机走访了几家造船厂,只看见空空荡荡的船坞,没有船也没有人,曾经挑灯夜战、焊光频闪的热闹景象一去不返。

  据中国船舶(600150,股吧)工业协会统计,今年一季度我国三大造船指标均同比下降。全国造船完工量为1121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22.5%;承接新船订单量为559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48.7%;截至3月底,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.42亿载重吨,同比下降25.3%。

  乐清市船舶工业协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,造船业只是制造业的一个缩影。在浙江,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,当资金和订单断裂时,几乎没有任何支撑的力量。

  停工 停工

  电话铃声不停地响,就是没人接听。

  浙江合兴船厂的董事长陈存裕已经很久没在办公室呆着了。这位台州市船舶工业协会会长、省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,近日为了船舶行业的不景气,四处奔波。

  当不景气的龙卷风席卷而过,首先扫到台风尾的正是孱弱的中小企业。而在台州,以1万吨至3万吨吨位的中小船只为主,被冠名为全球最大中小船舶制造业基地。

  台州造船业在2008年达到高峰期,当时台州造船厂全部船台爆满,从业人员有7万人之众。不过现在,这个数字更像是个美好的回忆。

  一位不愿具名的船厂负责人告诉记者:“现在是按照订单生产完了,船东对要接收的新船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延迟交船、更改船型或者延期付款。这样一艘船每个月养护都是一大笔开支。”

  浙江另一个中小船厂密集的城市乐清情况也不容乐观。据乐清市船舶工业协会工作人员张茴琴介绍,乐清现有造船厂23家,有8家企业处在停工状态;而有的企业手上仅有一艘船的制造任务,距离停工并不遥远。

  浙江台州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金文林表示,2011年台州100多家船厂大约四成都没接到新订单。“靠吃余粮,大部分只能撑到今年下半年。”

  近日,日美等多个国家的大型造船厂纷纷宣布将缩减或退出造船业务。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静表示:“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造船业务,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里,这部分业务是不被人们看好的。”

  “情况比较好的是舟山,舟山有5、6家大企业,掌握着当地80%的订单。”张茴琴介绍,不过“两极分化严重,中小船厂面临的也一样是没订单和停工”。

  怎样把船卖掉,是现在船厂的头等大事。有记者在同样船厂密集的舟山想找船企老板,但发现扑了个空。船企老大们正找船东、跑订单。

  扶不起的需求

  没有订单,对于制造业来说意味着活不下去。

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调研时,武昌船舶重工公司杨志钢反映,造船企业现在的第一个难题是订单难拿,已经签订的合同要么降价,要么弃单。

  “远远不如2008年。”台州经信委船舶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。由于船舶生产有一个两到三年的周期,2008年,正是加班加点生产的时候。事实上,船舶行业的寒冬,从2011年开始,现在或许正处于三九天。

  据了解,今年船舶造价大幅下滑,各种典型船舶的价格下滑幅度达到40%-50%,个别船型下降超过50%。以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为例,历史上最高价位是一艘9900万美元,而现在的国际报价仅为4700万美元。

  由于散货船市场极度低迷的影响,船东撤销船舶订单量出现上升。统计显示,1-2月,全国被撤销船舶订单22艘、118万载重吨,是去年全年撤单总量的61.1%。

  有船东呼吁,在行情不好的时候,船东应该以租船为主要方式。这直接导致新船订单枯竭。中船协有关人士称,由于船舶市场持续低迷,船东新船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,银行信贷投放收紧等原因,国内造船企业流动资金大幅减少,多数造船企业资金周转困难。

  “没利润还能支撑。没有周转资金,只能等着倒闭。”一位船舶企业老板介绍。这也是整个制造业遇到的共同困难。

  “目前不倒闭的话,迟早也会倒闭。挣的钱不够还银行利息。”温州一位企业家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。

  找银行借钱并不容易,温州企业们不得不互相担保。这存在很大的风险。一旦担保的企业倒闭或跑路,自己企业不得不代偿。这种庞大的资金压力足以拖垮大多数企业。

  “现在温州靠资金支撑的产业基本都已经不行了,如造船业、担保业。”这位企业家感叹,“有了资金、生产、销售、人工,怎么都能想办法,但没有资金,就什么都没有了。”